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发展,城市进程与资源环境发生尖锐矛盾,全球性生态环保危机日趋严重。此时,强调“天、地、人”三者合一,倡导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中国风水文化吸引了相关西方学者们的目光,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从哲理与科学等价值评估体系出发,对传统风水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乐遥园,上海公墓,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中国文化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曾说,“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的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要建筑当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中的宅舍,也都经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帕特里克·阿伯隆比(英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学家)也如此称赞过,“在风水下所展现的中国风景,在曾经存在过的任何美妙风景中,可能是构造最为精美的”。德国汉学家逊兹于1996年所出的《魔方:中国古代的城镇》一书,以大量的文献证明了中国风水作为追求“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规划原则,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面对当代严重环境危机的时刻,为全人类提供了走出困境的新信息。这些评价是西方研究文献中的主流代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