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述及,中甸阮可人在初十日祭祀战神,又叫胜利神。祭祀他们的十二代远祖。每年农历九月,阮可人举行“余布”活动,祭祀其十二代祖先。在农历九月,白地的阮可人举行赎阵亡的祖先灵魂仪式。这也是一种节日性的祭祖活动.纳西族鲁鲁人在安葬亡人后的第二日、六月火把节、腊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共作三次大祭。
上海公墓,乐遥园
云南宁菠地每年十月祭祖,请东巴主持,念诵祖先名字请它们回家来过年。丽江奋甸一带纳西族一年三次祭祖,即清明节、六月初二、冬月初五,各家自行祭祀,在院子里设简单的祭坛,用白栗树象征祖先。但该地新主一带只祭祀男家长方面故去的父母和岳父母。丽江黄山区一带一年中有两次祭祖节日,夏祭称为“塔本”,在农历六月十三日之前举行。冬祭称为“祠本”,在冬月的某一天举行。届时,东巴主持祭祀,念诵《祭祖经》做生祭,再由各户的男家长进行熟祭等仪式。祭祀仪式中有送祖的过程,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一站站送往祖先原居地。如丽江某村向北方送祖,其路线为白沙一甲子一黑白水一大具一渡口一白地一洛吉一俄又一鼠罗一永宁一木里,一直到被称为“余布高丁坡”和“余子本吕坷”的祖源地。永宁、前所、左所等地的“斯日”祭祖。①每年举行的次数不详,但从轮猪户事项看,大概也是一年一次。在农历八月初三,有的地方在冬月初十。每年有一头祭牲猪,由各户轮流喂养,其他祭品各家分担。祭祀坛场设在轮猪户的庭院里。血族全体成员到齐后,东巴念《阿几夺洛咪》和《曹都努依·泽洪几几咪》两部口语经,再念该“斯日”历代祖先名字,意在请远近各代祖先来享用祭祀,并祈求他们保佑后人健康如意、六畜兴旺、五日始到年三十止要睡眠四五日。届时,其子将祖灵木偶取下,脱去衣服并烧于火塘内,将木偶在河中洗净,意为之洗澡,取一洁净神盒铺上青松枝,将祖灵木偶置其上。按父左母右令头部朝向家神成卧状,再于祖灵上铺一层青松枝。鲁鲁人认为男有九个灵魂,女有七个灵魂,就依男九女七数放置十六块熟肉,肉上再放少许米饭,意在供给祖灵饮食。盖上盒盖,令头朝内脚朝外,放回祭祖坛。年三十午饭后,祖灵睡醒,其子于那棵神树上折来两树枝插在祭祖坛上,取出祖灵,换上新衣,将所供的饭食烧于火塘内,用五色纸将父母之祖灵木偶分别绑在那两棵树枝上,此后每日进行供奉。